2月23日,宁波市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系统发布公告称,浙江甬易电子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甬易支付”)65.5%的国有股权再次挂牌转让。在公众记忆里,B站早在2021年11月就以1.15亿元的价格拿下了这笔股权,结果“到手的鸭子”在两年后却飞了。
* **放大资金规模:**配资可以将投资者的资金放大数倍,从而提高投资收益。
据报道,央行宁波分行已经正式出具《行政许可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否认了B站的交易审批。但是B站仍然没有放弃,正继续跟甬易支付沟通相关事宜。
不少观点认为,B站收购甬易支付失败可能是因为监管趋严,特别是2023年12月颁发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提高了收购支付牌照的门槛。但是《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在2024年5月1号才正式实施,并不足以解释为何自2021年11月起两年多的时间内,B站迟迟不能将甬易支付收入囊中。
事实上,对支付机构的监管收紧早有端倪。据统计,2011至2015年,央行共发放271张第三方支付牌照,但是2016年后就暂停发放支付牌照。2018年6月,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关事宜的通知》,要求自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实现100%集中交存。
但是另一方面,各大公司收购支付牌照的动作屡见不鲜。例如,字节跳动在2020年8月收购合众支付,拿下支付牌照。2021年1月,抖音支付便正式上架。字节跳动收购支付牌照只比B站早了1年多,但是仅用5个月的时间就将支付业务落地,与B站形成鲜明对比。
一种观点认为,B站收购甬易支付“贪小便宜吃大亏了”。早在2019年9月,就有媒体援引接近央行支付司的人士称,监管部门在审批时会重点把握两个原则:一是重点监控并防止企业和支付机构私下达成交易;二是优先考虑经营不佳、存续困难的机构。
而此次拍卖的预公告显示,甬易支付2022年是703万元,净利润为35万元;2023年的营收为591万元,净利润为-373万元。从2022年到2023年,甬易支付不仅营收大幅度下滑,还出现了大幅度亏损。
另一方面,B站收购甬易支付作价仅1.15亿元,这在当时的支付牌照收购潮中算偏低的。据统计,第三方支付交易牌照的价格多为6—10亿元不等。小米科技2016年收购捷付睿通65%股权时耗费了6亿元;2020年快手以现金+股票的形式对易联支付进行并购并购,其中仅现金部分就达3亿元;2020年京东收购第二张支付牌照——快钱时,更是斥资高达16亿元。
相较于其他互联网巨头,B站收购甬易支付的1.15亿元显得实在“寒碜”。这并非不可理解——B站的亏损问题长期未能解决,2019年至2022年及2023年前三季度,B站的净亏损分别为12.89亿元、30亿元、68亿元、75亿元及35.25亿元,合计亏损超220亿元。开源节流,扭亏为盈,无疑是B站管理层的重要目标之一。
可能在B站看来,甬易支付处于下行期,适合“抄底”,能够以低成本进入支付领域。但正如前所述,经营不佳、存续困难的机构正是监管部门的重点关注对象,再加之这65.5%的股权归属国资,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也是监管部门的一大红线。B站想贪便宜,结果啃上了硬骨头,想要拿下这笔股权并不容易。
有业内人士指出,收购支付牌照不仅可以降低企业支付成本,也有利于B站开拓金融行业。
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B站的广告业务实现营收44.83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26.14%,成为B站第二大营收来源。截至2023年9月末,B站日活用户达1.02亿,较2022年同期增加14%。
依靠如此庞大的流量期货配资吧,B站的广告业务实现了快速发展,如果B站能够获得支付牌照并顺势拿下小贷牌照,这无疑可以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但是截至目前,B站依然只有贷款导流的广告,金融生态迟迟未发展起来。B站可能会因为没有拿下支付牌照,影响自身的战略布局。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线上股票配资门户观点